長期以來,伊朗的國際情勢安全與否一直深受疑慮
今年國際新聞媒體不時報導美、以二國企圖計劃發動攻擊伊朗的消息
當時,一度憂心伊朗成為下一個伊拉克
美、以若真訴諸戰爭,除了國際油價勢必飆漲到無法想像的地步
伊朗許多核能電廠都鄰近文化古蹟,若美軍發動攻擊,這些世界遺產正受到威脅
這不只是伊朗的損失,而是全世界的損失
圖片資料來源引用:法新社
以下文章節錄自【台灣立報 2007/3/12】
伊朗古蹟近核電 難逃戰火劫
【編譯侯美如整理報導】大英博物館裡,中東文物考古學家柯帝斯﹙John Curtis﹚
正在靜謐的辦公室裡埋首於新研究,
不過,四周掛滿的古蹟挖掘照片和超過3千年歷史的經文都不是他現在關心的重點。
攤在柯帝斯桌上的,是一系列伊朗核能電廠的分布地圖。
這位考古學家警告,伊朗許多核能電廠都鄰近文化古蹟,由於美軍可能發動攻擊,這些世界遺產正受到威脅。
伊拉克戰爭 前車之鑑
比方說,以陶藝精工聞名的納坦茲﹙Natanz﹚正有座濃縮鈾提煉工廠;
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在16世紀甚至曾有
「世界最美都市」美譽的伊斯法罕﹙Isfahan﹚,不巧也是鈾轉化廠的所在地。
伊斯法罕:皇后清真寺(羅德菲拉皇后清真寺)
其他像是許多中古世紀詩人選擇永眠的「玫瑰與夜鶯之都」希拉茲﹙Shiraz﹚、
以大流士宮殿遺址聞名的的波斯帕里斯﹙Persepolis﹚、
以及附近傳說藏著金棺材的居魯士陵墓,都緊緊埃著核能電廠。
「玫瑰與夜鶯之都」希拉茲:詩人沙帝墓園
其實好幾年前柯帝斯就曾提出警訊:戰爭將會危及世界最古老最璀璨的歷史遺跡。
而這樣的預言的確已經在某些地區成真──位於伊拉克的兩河文明古都已淪為美軍駐紮地,
巴格達國立博物館中上千件文物也被盜走,成為贓物在世界各國走私流通。
而現下美國和伊朗的對立讓他擔心,歷史可能又要重演。
「只要是在伊朗境內的所有軍事行動,不管是空中炸彈或地上作戰,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不只是對這裡的人民而言,對這裡的文化遺產亦是,而這不單是伊朗的問題,也是全世界的損失。」
伊斯法罕:阿歷卡布宮殿
柯帝斯認為,「核電廠將會是戰爭時受攻擊的目標,這將會直接威脅到兩大遺址伊斯法罕和納坦茲。」
這兩座古城象徵著13到17世紀伊斯蘭波斯帝國的輝煌歷史,擁有文學、
建築工程和伊朗及兩河流域傳承的占星學。
「這裡的考古興盛,可以說是沒有一個角落不對遺跡狂熱的」,
但「我們還是得先列出幾個最需要關心保護的古蹟名單。」
美國開火 全球損失
雖然和洗劫一空的巴格達博物館相比,首都德黑蘭的國立博物館安全許多,
但戰爭對伊朗的風險仍分散於上百個無法搬移的文化景點上,
它們有些幸而由堅硬的石塊打造、有些卻是精工雕刻的磚頭砌成,看上去美麗卻承受不起爆炸攻擊。
16世紀起聞名世界的伊斯法罕位於一處河谷沃土上,
阿拔斯一世﹙Shah Abbas I﹚定此地為首都時曾說:
「伊斯法罕就是半個世界。」此處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壯麗的清真寺、宮殿、花園、噴泉、
一座共有33個拱弧、自1602年搭建的大橋、以及全球第二大的廣場﹙當時作為馬球場之用﹚。
然而不到幾英里這裡便有一座伊斯法罕鈾轉化工廠。
伊斯法罕:33拱橋
而以13、14世紀精美清真寺及廟宇享譽全球的納坦茲,如今也光鮮外表不再,
原先的華美磚瓦全被各國博物館剝去陳列,只剩下脆弱的磚牆,緊鄰在古蹟隔壁的是納坦茲濃縮鈾提煉廠。
除了這兩個年代悠久的古都,位於靠近波斯帕里斯的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
擁有超過3千年歷史的居魯士大帝陵墓,也距離核電廠不到80公里。
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遺址
根據希臘歷史學家阿里安指出,這座從石階上的平台俯瞰帕薩爾加德的陵墓,裡面藏著居魯士的黃金棺材,
上頭銘文刻著:「凡人啊!我乃居魯士,甘比西司之子,我締造波斯帝國,為亞洲之王。別忌妒我和我的紀念碑。」
曾經大舉拓展波斯帝國領土的居魯士,甚至在西元前539年時征服強國巴比倫,
現在帝國不再,象徵帝王榮耀的石墓也可能在外敵攻擊下灰飛湮滅。
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遺址-居魯士大帝陵墓
另外,座落在波斯帕里斯的大流士宮殿,也籠罩在鄰近核電廠可能遭攻擊的威脅中。
這座雄偉的遺址中心是由1百隻圓柱撐起的大殿堂,雖然在西元前330年馬其頓帝國入侵時為亞歷山大破壞
(被名被列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文物毀損事件),但遺留下的部分圓柱依舊壯觀,仍是中東地區最壯麗的古蹟之一。
不過,從這裡不到1百公里就有阿爾達坎﹙Ardakan﹚和法沙﹙Fasa﹚兩間鈾加工廠。
波斯帕里斯遺址-國際門
鑒於這些伊朗珍寶面臨潛在的危機,倫敦一位考古學會教授克勞福德﹙Harriet Crawford﹚表示:
「任何對伊朗的攻擊不只會造成上千人死亡,還可能對該國遺產留下前所未有的嚴重傷害,就像現在伊拉克的遭遇一樣。」
然而不只是伊朗,這將會是全世界共同的損失。
【台灣立報 2007/3/12】
今年美國次及房貸重創美國經濟引發一連經融危機風暴
金融海嘯使得西方各國政府不得不先行解決國內的經濟危機
在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經濟的同時
伊朗因為本身其他的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體系不同,又被歐美國家長期邊緣化
反到因禍得福,受到的衝擊及影響也較其它地區為輕
今年8月又發生了喬治亞貿然進攻南奧塞梯亞以致和俄羅斯開戰的事端
而俄羅斯亳不顧忌的給予美國在中亞地區支持的喬治亞迎頭痛擊
也使美國在此事件學得教訓,一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罕見的拒絶以色列請求美國供應加強攻擊伊朗戰力的軍備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剩十餘天,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已明確表明,當選後不但會從伊拉克撤軍,也會與伊朗進行對話
小布希政府處心積慮啟動戰爭對付的「邪惡軸心」,若歐巴馬當選後將不復存在
雖然如此,伊朗仍未從美國的黑名單上被除名,一時之間也無法改變許多人對伊朗的刻板印象
只是慶幸著劍拔弩張的情勢可以得到緩解,讓珍貴的遺產得以保存延續
有機會能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去親自體驗這個擁有古波斯靈魂的伊斯蘭世界
延伸閱讀:披著羊皮的狼-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真實面貌
http://linkage.ngo.org.tw/international%20soliadarity/iraq/iraq021001.htm
延伸閱讀:目擊伊拉克博物館搶掠浩劫
http://big5.huaxia.com/200373/0003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