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位於德黑蘭北部厄爾布茲山山腳下,薩德.阿巴德皇宮最早為卡札王朝 (Qajar Dynasty, 19世紀)的君主和王室成員居住,
隨著皇宮的擴建,20世紀巴勒維王朝時的Reza Shah 以及他的兒子Pahlavi 也移居於此。

薩德阿巴德01.jpg    

整座皇宮共有18幢建築組成,每一幢建築風格各異;宮殿、別墅、宮邸座落在占地超過410公頃面積土地上;
革命後,薩德.阿巴德皇宮轉形成為博物館並對外開放參觀,遊客可在此感受伊朗王室的生活;
薩德.阿巴德皇宮部份築建及設施,則由伊朗文化遺產部門安排展出伊朗或非伊朗藝術家的作品。

除了轉形成為博物館外,其中一座名為Kakhe malakeye madar的宮殿,現在則隸屬於總統府,成為伊朗總統接待外賓的場所。
薩德.阿巴德皇宮有股幽靜之美,在德黑蘭高級住宅區中鬧中取靜,高聳的樺樹和白楊樹彷彿漫步在大型國家公園之中,
其中不乏外國觀光客前來參觀,還有許多校外教學的學生們
 

薩德阿巴德07.jpg    

來參觀薩德.阿巴德皇宮,總要對巴勒維有些基本認識,二代君王牽動了伊朗近代史的發展;
說到末代,總有不勝唏噓的感覺,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同時也是一個舊時代的結束 
在我那時代的歷史課本,記得課本裏有一幅插圖,描述列強磨刀霍霍等著瓜分已病入膏肓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病危的鄂圖曼素檀,身著鄂圖曼傳統服飾躺在床塌,在床邊則是圍繞穿著西服、軍裝、戴著高帽子的西方人。
閱讀伊朗的近代史時,這幅插畫浮現在腦海。

巴勒維王朝的締造者Reza Khan Pahlavi,結束了苟延殘喘的卡札王朝,當時的波斯高原已被俄羅斯、
英國相繼瓜分,為了阻止德國對波斯的覬覦,二國在
1907年協議瓜分波斯,
1921Reza Khan在英國支持下成功發動政變取得政權,擔任首相兼國防大臣,1925年推翻卡札王朝,
成為巴勒維王朝的首位沙王
(Shah)。並將國家名稱正名為"伊朗"。

 薩德阿巴德04.jpg  

新王朝成立,伊朗國家自身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獨立,傳統上伊朗是英、俄二國大博奕的主要角逐地,
1907年協議後英、俄二國將伊朗視為禁臠,不容第三國染指,國家在各方面都飽受英、俄干涉之苦;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伊朗逐漸轉向親近德國;二戰爆發後,伊朗成為聯結蘇聯與英國的戰略通道,
伊朗的油田和援蘇物資,從波斯灣港口出發,經縱貫伊朗的鐵路抵達巴庫和裏海,為了確保這條通道的安全,
無視伊朗為中立國的身份,英、蘇二國在
1941聯合出兵入侵伊朗,最終在英美列強的逼迫下
Reza Shah1941年遜位,並驅逐出境流亡海外。

Reza Shah黯然離開德黑蘭,臨走前他命人挖了一塊泥土,裝進一個小包裏然後塞進自己的口袋;
最後他因為心臟病發於1944年逝世於南非的約翰尼斯堡,享年65歲。

巴勒維王室與中華民國政府關係友好,國王曾二次訪台,因此參觀皇宮時會看到中華民國政府饋贈的禮物!
薩德阿巴德05.jpg   

薩德.阿巴德皇宮最後的主人,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1919年出生於德黑蘭,
Reza Shah曾將其送往英美求學接受西方教育,在其父遭流放後繼任為巴勒維第二任沙王,
也是巴勒維王朝的末代君主。

二戰仍方興未艾,英、蘇二國為了確保其重要運輸路線占領伊朗,接下來這二國的盟友美國也加入
派遺武裝部隊來伊朗協助維持鐵路的運作,很快的這三個國家全面的控制了伊朗的石油資源,
並各自
開闢了各自的運補路線,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也是在這三國的同意下繼任為新王。

薩德阿巴德06.jpg  

二戰後的伊朗是君主立憲的國家,國家實權在總理及議會政府,大戰結束後隨之而來的冷戰,
英、美、蘇列強為了各自的利益、戰略地位持續在伊朗上演角力戰,
在冷戰和地區混亂的局勢下,
巴勒維成為西方不可或缺的盟友;他採取和他父親相同的理念,
致力將伊朗改造成現代化的國家,
短短二十年間伊朗成為西亞地區一股不可忽視的經濟和軍事力量。

薩德阿巴德09.jpg     

巴勒維的改革稱之為白色革命,諸多舉措引和專斷獨行引起教士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反彈,
在石油產業收歸國有化的爭議上,巴勒維與時任總理穆薩維意見相左,因總理穆薩維將石油收歸國有,
美國中情局聯合英國策動政變推翻民選的總理穆薩維,並重新支持巴勒維王室,
此舉種下了日後伊朗反美的因,最終引向伊斯蘭革命的果。

德黑蘭地標!!2500年建國記念碑。巴勒維自視為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繼,上溯自西元前五百多年至巴勒維執政時期

薩德阿巴德10.jpg  

如同他的父親,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於1979年出亡,最後同其它王室成員定居埃及;
1980年卒於埃及,得年61歲。

薩德阿巴德08.jpg   

巴勒維王朝結束了,伊朗改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由原來美國的馬前卒,變成了美國的死對頭。
剩下半截的巴勒維銅像仍留在原地,成為象徵昔日推翻君主苛政的圖騰。
今年的阿拉伯世界風起雲湧,強人總統和獨裁者,各自面對不同的命運;比較起來巴勒維算是幸運,
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逝世後,其子巴勒維二世在不在場的情況下加冕為王,舉家定居美國。

薩德阿巴德03.jpg  

伊朗已故國王巴勒維的么兒阿里.禮薩.巴勒維,今年初(2011年1月)傳來在美國波士頓自宅舉槍自盡的消息,
伊朗官方媒體僅以簡短訊息報導此則消息;
報導指出阿里.禮薩.巴勒維王子長年受憂鬱症纏身之苦,
他出生於伊朗,隨家人流亡後定居美國,
在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及哈佛攻讀學位,研究古代伊朗歷史,
曾一度被選為「全球最適任的王子」。得
44歲;
其胞妹萊拉公主在
2001年於倫敦猝死,生前是義大利設計師范倫鐵諾旗下的模特兒,
同他哥哥一樣罹患嚴重憂鬱症,並飽受厭食症與暴食症之苦,得年31歲。 

如同紫禁城,薩德.阿巴德皇宮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最後的君王歷經了那個時代的風雨,
愛新覺羅.溥儀,身後僅以一個小小不起眼的墳塋和其先祖遙遙相望,巴勒維王室則流亡異鄉不得歸返,
功與過都已沒入在時間的洪流中;呢喃著。

 註: Shah 意指中東國家的君王或君主,並非人名;諸多書籍文章未經考證往往將其視為人名而誤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ir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