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亞茲德這個城市拜訪過不知多少回了,亞茲德是亞茲德省的首府,
她位於伊朗國土的正中央,擁有塞外風光的沙漠綠洲城市。
由於地處荒漠而與外界隔絶,她可是一座有3000年歷史的古城,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但此行重點是前往位於亞茲德東北方70公里的一處拜火教聖地-Chak Chak (چکچک )
當導遊聽聞要開車前往Chak Chak,直嚷著far~very far~
there is nothing to see...only desert.....
既入寶山怎可空手而回!!拗不過我的堅持還是開著他白色小標緻去了~
導遊說的其實也沒錯,時而筆直時而蜿延看似沒有盡頭公路,看似沒有盡頭;
直向遠方群山深處延伸,從車窗外看出去盡是單一色調的沙漠景觀,
在陽光下四週顯得亳無生氣,難以聯想此處居然是宗教聖地!
瑣羅亞斯德教 (Zoroastrianism) 又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祅教,
是基督教誔生之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
西元7世紀時阿拉伯人入侵伊朗,伊斯蘭教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瑣羅亞斯德教徒紛紛避居此地,在此紮根立足,
亞茲德遂成為瑣羅亞斯德教的聖地,時至今日。
在伊朗
瑣羅亞斯德教是合法的宗教,信徒大約不到二十萬左右。Chak Chak的聖火廟就蓋在半山腰上,自小客可以開過崎嶇不平的碎石路直達山腳下,
若是搭乘遊覽車就必需在更早的地方下車走上去。
"你要看的聖廟就在山上,有一棵大樹那裏" 導遊說。
怪怪隆滴咚,那高度卻實有點讓人望之怯步,沿著之字形坡道和石階慢慢往上走,
氣喘吁吁(平時太少運動了XD),難怪導遊不願意上來。

坐在聖廟門口頭戴白色小帽的老者,同時也是管理此處的祭司,
知道了我的來意後他緩緩起身看來有些吃力的又爬上了幾階階梯,
示意我脫鞋後便將沈重的門開啟,讓我進入。

Chak Chak這地名原來是擬聲詞,意指"滴答滴答"的意思。
此處為泉眼,泉水沿著山洞頂端不斷滴下來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
有別於室外的炎熱,聖廟內十分潮溼涼爽,聖廟建在這天然的山洞內,
山洞內供俸著三支聖火,以及 瑣羅亞斯德和阿胡拉.馬茲達的畫像。
聖廟的大門在我離去後再次鎖起來,沈重的銅門左右二側有熟悉的波斯士兵守護者,
老人家則又回到他原先的位置坐定。
亞茲德不僅是絲綢之路的重鎮,又是 瑣羅亞斯德教發源地,做為世界上最古老城市之一,
除了Chak Chak,這裏值得遊人參訪的景點還有:
The medieval Takyeh Amir Chakhmagh (阿密爾恰克瑪塔克謁廣場) -有些坊間旅遊行程稱此地為"恰馬清真寺",
但這裏真的不是一間清真寺!!
Ateshkadeh(阿泰什卡代) - 此處的聖火源自Chak Chak,已燃燒了1500年不曾熄滅。
若 覺得Chak Chak實在太遙遠,此處也是瑣羅亞斯德教聖地之一。
Dakhma (Slient Tower) - 寧靜塔,瑣羅亞斯德教徒舉行天葬儀式的地方。
水博物館 - 亞茲德不是沙漠嗎?或許你看不見隱藏在這座城市下方的下水道
亞茲德是地下灌溉系統(qanat)的中心,水博物館內介紹這套流經地下室的水底網絡
荳拉塔巴特花園- 亞茲德市區內最大的花園,花園內種滿了石榴樹,
還有一座高達33公尺的風塔,也是全亞茲德市最高的風塔。
風塔(badgir) -風塔是一種巧妙的設計,可導引吹拂過的微風,螺旋向下進入屋內的水池,
是一種令人驚訝的天然空調裝置
鴿子塔 (Pigeon Tower) - 顧名思義為養鴿之用,鴿子塔的功能在於避免鴿子排泄物污染環境,
叧一項功能是便於收集這些排泄物作為肥料之用,一舉數得。
星期五清真寺(Masjed-i Jame' mosque) - 擁有800年歷史及二座全伊朗最高叫拜塔的清真寺。
最後,私人推薦在地可口到不行的冰品"Falwodeh ",一種摻有罌栗花籽類似米苔目的冰品,
口感滑溜香甜,不起眼的小店裏人客總是絡驛不絶。